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6年3月因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入院进行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的25例35耳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纯音听阈均值(puretone average,PTA)、气骨导间距(air-+one gap,ABG)、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seore,ETS)的变化,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

 

结果:

25例随访3~20个月,(9.3±4.5)月。患耳PTA由术前的(35.19+10.73)dB降低到(23.75 ±11.33)dB(t=8.770,P=0.000),ABG从术前的(19.27±6.68)dB至(8.95±7.44)dB(t=7.289,P=0.000)。TMM 的R值出现比例较术前明显提高,50mbar R 值的引出率由术前的31.4%(11/35)提高至91.4%(32/35)(X2=26.589,P=0.000)。ETS 评分由术前的(0.91±1.44)分提高到(5.49±3.23)分(t=8.495,P=0.000)。术后19耳鼓室积液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2耳积液复发再次鼓膜穿刺后积液消失;剩余 14 耳中,6耳鼓室积液持续存在,8耳积液复发,均需要持续鼓膜置管。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6.83 ±2.48)分。

 

结论: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对于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

 

 

点击阅读原文《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首页标题    学术分享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创建时间: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