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行球囊扩张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目的:

随访评估分泌性中耳炎(OME)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ETD)患者行咽鼓管球囊扩张(BET)治疗的中长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院治疗的患OME伴ETD的患者,行BET。统一纳入与排除标准,术前与术后均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量表(ETDQ-7)评估。共45例患耳,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1-63岁,右侧患耳28例,左侧患耳17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通过Graph-prism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及秩和检验比较ETDQ-7术前与术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OME伴ETD患者行BET术后ETDQ-7总分较术前明显下降,45例患耳术前ETDQ-7评分为25.45±6.95( x±s ),术后下降至14.36±5.04(x±s),经两组数据非配对t检验,示术前与术后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

 

结论:

OME伴ETD患者行BET治疗,术后中长期疗效评估主观症状显著改善。

 

点击阅读原文:

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行球囊扩张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分析(上篇)

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行球囊扩张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分析(下篇)

 

 

首页标题    学术分享    分泌性中耳炎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行球囊扩张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创建时间:2024-10-10